有一些细心的患者,经常询问我烧伤后有没有忌口、能不能洗澡之类的问题。其实这些是很重要的,因为伤口是24小时都会变化的,而在医院里换药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有一些细节也是决定愈合快慢、是否感染、会不会留疤的重要方面。
在门诊坐诊时,每一个病人只有2、3分钟的面诊时间,有时候难免不能说的面面俱到。这里我做一些汇总供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:
一、何时可以洗澡
早期不建议洗澡,原因并不是创面见水容易感染,而是因为痂皮浸泡软化后,容易痂下积脓。另外,见水也很疼痛。
2周后可以洗澡了。这时,创面底部形成屏障,不容易感染,疼痛也不明显。3周以后就必须要洗澡了,不然反而容易感染。具体的理论依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我的文章《创面没长好之前究竟能否碰水?》。
二、饮食
建议多喝鸡汤、鱼汤、鸽子汤等高蛋白汤类食物,既有助于长皮、又容易消化。可以食用酱油,并不会因此皮肤变黑,但要少吃辛辣、海鲜、酒类、葱蒜等重口味的易过敏、刺激性食物。过于油腻的食品尽量少吃。
禁止抽烟及酗酒。
三、出汗及空调
要保持创面稳定的温湿度。不宜出汗;推荐在空调房内,以保证温度适宜且湿度偏干。
四、保持外辅料清洁、干燥
如果发现渗液湿透最外层,请及时换药。如晚间无法就医,可以使用电吹风将敷料吹干,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。
五、患肢抬高、制动
如果是四肢的伤口,请抬高患肢。上肢可以用绷带悬吊在胸前,下肢休息时搁放在椅子上。平卧时肢体下方用枕头垫高,最好高于心脏平面。下肢受伤后,少走路,严禁跑步、登高、游泳。
六、防止创面受压
特别是后背及肢体后侧创面,睡觉时应尽量避免其受压。
七、换药的频率
换药的频率一般由医生告知。
如果是自行家中换药,建议早期每日一次;一周后可2日一次。
发生感染,请及时就医。
每天换药的早晚并无讲究。不必刻意遵循24小时换药。
具体换药方法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《年门诊量1.5万+的医生为您演示创面换药过程(附视频)》。
八、水疱的处理
小的水疱请尽量保护疱皮,避免破裂,待其自行吸收。
较大的无法吸收,且数日后容易感染,须至医院去除。
水疱的大小鉴别及处理方法,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《轻度烫伤,不想去医院,又怕感染,怎么办?》